陈光中教授在论证会中更是用违背常识来批评这一做法。
对很多当事人来说,权利救济、寻求正义的道路仍然相当坎坷。目前的歧视现象主要发生在就业、教育和社会保障三大领域。
整体而言,我国民生保障的层次还比较低,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制度不够健全,广大农村人口没有被纳入统一的社会保险体系之中,劳动者的权益保障依然有待加强。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法治在人性化发展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民众的自由、安全、平等和人格尊严有了更多的法制保障。其中比较重要的原因有司法人员的编制人数的增长速度明显低于诉讼数量的增长速度,对司法独立的制度保障不足,司法人员的职业化程度比较低,审判和裁判文书对社会的公开做得还不够,对司法审判活动的监督机制不健全等等。行政机关滥用强制权力、侵犯公民人身权的现象时有发生。2009年春节期间被温家宝总理偶遇的李瑞小朋友,有幸得到了总理和许多人的关怀。
劳动教养制度急待改革和完善:按照目前的规定,有关部门无须经过司法程序或听证程序即可将违法人员关押1年至3年,必要时还可延长1年。从更为宏观的角度观察,目前我国总体税负偏重,各种收费项目繁多,也对民众私有财产的占有、使用和增长构成了消极影响。美国次贷危机爆发以来,它所引发的金融海啸已经殃及整个世界。
与此同时,美国的法律人也没闲着,法学家们纷纷出场,广泛发表自己对经济危机的见解。(作者系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法律系副教授,中国政法大学博士研究生) 进入专题: 法律人 。诚然法学教育不能忘本,但是在重视法学主干课程的同时,也很有必要增设一些其他学科的基础课程,特别是经济学。但越是在经济危机中,有一种职业就越是火爆,那就是经济学家。
例如哈佛大学法学院的破产法教授Warren、证券法教授HowellJackson、HalScott等都积极参与了对国会救市方案的讨论。诸如不懂金融学的金融法学者、不懂财政学的财税法学者、不懂劳动经济学的劳动学者等都大有人在。
但现实的情况是,国内的法律人确实普遍对经济问题有相当的隔膜,整体上缺乏必要的经济学知识储备,不太具备研究经济问题的实力。美国经济学家克鲁格曼在中国走了3天,发表了几次演讲就吸金400万元。至于经济危机这样的复杂问题,一般的法律人就更难入手了。法学教育过于强调专业性、忽视综合性,课程设置欠缺多学科的互补、融合,普遍缺乏适应社会需要的综合知识和素质。
因此,法律人理应对经济危机问题发出自己的独特声音。美国金融一打喷嚏,全球经济都感冒。他从经济和法律两个角度对美国19世纪30年代以来发生过的历次经济危机及其解困措施作了相当透彻而娴熟的梳理。出现这一尴尬局面与传统的法学教育体制有极大关系。
上个月,律师HughT.Scogin在中国政法大学的演讲也充分显示出这位美国法律人深厚的经济学素养。(window.slotbydup = window.slotbydup || []).push({ id: u6927290, container: _8uh0i7n5px8, async: true }); 来源:2009年6月18日《法制日报》周末版,作者授权天益发布。
经济危机的起因和后果都不是纯经济的,其所需要的应对和解困之策也绝不仅仅是经济手段。虽然说法学有专攻,但社会毕竟是一个整体,经济、法律、政治早已骨肉相连、纠结在一起。
但相形之下,中国的法律人似乎对经济危机问题保持了集体沉默,仿佛经济危机只是经济学人士的事情。国内的法律人对经济危机问题的集体失声有点不太正常民生保障不仅仅是解危扶困的问题,它事关社会公正、事关人的生存安全和尊严问题,也是一个社会是否符合人性的重大问题。但与经济的自由、开放相比,我国社会领域的管制仍然相当严格。但是随着我国经济、社会、政治和文化的不断向前发展,这些问题终究应当并且是可以解决的。每个人的童年、少年都只有一次,我们很难估计社会正在或将要为此付出的代价到底有多大,但这种有悖人性的歧视现象还在继续中。
但是,在制度内部仍然存在不少问题。不仅有民事诉讼、行政诉讼和刑事诉讼这三大诉讼制度,还有行政复议制度、行政申诉、国家赔偿、民事仲裁和人民调解制度。
改革开放30年来,在放松经济管制的同时,我国也在放松对社会的管制,在向着开放、自由方向发展,公民的言论、结社和社会交往都有了更多的自由度。权利救济与法治人性化 民众有了冤屈,想讨一个公道、要一个说法,是人的本能需求。
财产权保护与法治人性化 从人性角度讲,财产是人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保障公民的合法财产是人性的基本需要。我国未来的反歧视工作任重道远,相关立法和部署还需要大力推进。
司法正义存在欠缺有很多复杂的原因。来源:民革中央《团结》杂志2009年第2期(作者系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法律系副教授,中国政法大学博士研究生/责编张海鸿) 进入专题: 法治人性化 。总体上民众和企业负担较重、可支配收入较少,民众创造财富的积极性和国民经济发展的潜力尚未得到充分释放。目前的歧视现象主要发生在就业、教育和社会保障三大领域。
这种状况严重违背人的常理和感情。我国宪法和法律保障社会成员平等参与社会生活、平等发展等各种权利。
对很多当事人来说,权利救济、寻求正义的道路仍然相当坎坷。迄今为止,我国还没制定统一的行政强制法。
反歧视立法与法治人性化 追求平等、反对歧视是人性的需要,也是文明社会的需要。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法治在人性化发展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民众的自由、安全、平等和人格尊严有了更多的法制保障。
但我们从中可以看出,还有更多的重病患者同样急需得到救助和关怀。到2008年底,我国基尼系数由改革开放前的0.16上升到目前的0.47,超过了国际上0.4的警戒线。而解放思想的一个要义就是必须正确看待人性,尊重人性,解放人性,破除一切有违人性发展的观念和制度,同时建设人性化的观念和制度,去满足公民对物质和精神的幸福要素的正常需要。例如外来工子女受教育权的平等问题。
留守儿童常年得不到父母的呵护,幼小的心灵被迫在一种扭曲人性的环境中成长。1978年末邓小平作了著名的政治报告《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吹响了新时期改革开放事业的号角,将我国全面引入政治、经济和文化正常发展的轨道。
尊重和保障人权也已经写入宪法,人权观念逐步深入人心。有的地方以举办法制学习班等为名变相关押上访人员,有的甚至还将上访人员送进精神病院。
劳动教养制度急待改革和完善:按照目前的规定,有关部门无须经过司法程序或听证程序即可将违法人员关押1年至3年,必要时还可延长1年。以上这些做法既不符合人性的基本要求,也与现代法治精神格格不入。